学校要闻
《光明日报》: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 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首页 > 学校要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侧重于培养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准确定位,有所侧重,方能形成合理的分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格局。

  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

提出

  作为专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高职高专院校强调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的紧密接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其毕业生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发展后劲不强的缺陷也相当明显。面对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生产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普通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生产管理经营型人才的现状,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为广大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在顺利通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后,为规划今后的本科教育建设而提出的探索性思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于始终强调能力(主要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潜在发展能力)的培养,将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一主三辅”(以应用型为主,辅之于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综合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突出“应用”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主要是指“技术应用型”,是对技术、工艺的应用。这里所指的“技术”不仅是指工程背景的技术,也指管理的技术,经济的技术,甚至专业的外语也是一门技术。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集中体现为技术应用能力,它有别于学术原创能力,也有别于工程应用能力。它是将应用理论转化为可通过具体技能操作而制造出产品的关键中介。

  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工作;他们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调“复合”

  所谓“复合型”,就是实现技术交叉、应用交叉以及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能力的交叉,实现一专多能。

  一般说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实现学科交叉的条件还不够,因而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技术交叉、应用交叉的研究和实践上。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要求学生选修一两门工科基础课,使其成为有工程技术背景的国际贸易人才。

  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有能力带领团队进行生产、创新,成为有技术背景的中高层管理者。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要将企业管理类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实现技术与管理的交叉以更好地适应今后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双重需要。

  3.重视“外向”

  “外向型”主要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开放的意识,另一个是适应涉外环境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使得外向型人才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这一需求体现在高等教育上,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落实到地方本科院校,就是要求其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开拓意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加大大学英语的教学力度,在各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专业英语列为专业必修课并大力推行双语教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涉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涉外岗位的胜任能力。

  4.推进“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提倡的创新,主要是出于应用目的对技术、工艺的学习、吸收和再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相比专科人才有更宽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所承担的并非高端研究和开发人才的培养,而是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培养“潜力”

  具备潜在发展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要之处。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MIT11条原则中的第6条“基础的价值”原则,我们认识到“知识不断的膨胀对扩充课程设置产生压力,信息革命加剧了重视基础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将需要坚实的基础去评估信息和应用知识”。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构建“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确保学生整体素质,实现专业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目标;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拓宽专业以外的知识面,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向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的潜质。

  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学科建设

  在设定学科建设目标时,应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办好已有深厚基础并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和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学科;同时瞄准学科前沿和区域经济的实际需要,凝练学科方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在学科基地建设方面,首先从教学实验实训室抓起,基础教学实验室、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学科研究实验室的具体规划与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科共性基础平台”的合作与分工;重点建设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继续加强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机构,以更好地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贡献。

  2、专业建设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面,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培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降低必修课比例,建立主辅修制度,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开展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大力培养双语教师,增加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比例,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院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活动,形成国际化氛围。

  其次在课程的优化整合方面,各专业要以能力为主线,按照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和课程整合。创新课程进度安排,将理论与技术、不同的技术与技术进行交叉,并与实践课进行合理衔接,构筑“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创建“课程组”和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科性、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形成欣欣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要求教师不但有较深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主要措施包括: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每年安排一定量的专任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通过挂职、合作研发、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不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用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3、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学院在以往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校企合作资源,并形成了一些较具特色、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总体上还停留在产学合作阶段,在进行研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方面成果不大。在进行本科阶段的产学研合作规划过程中,学院提出要一方面继续创新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以此建立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凝聚大批同学院保持长期、平等、互利合作关系的企业,提高学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项目建设应体现“实践型、应用型”的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实验项目的整合与优化。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和重新归类,剔除重复和过时的实验项目,补充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实验,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实验比例;二是将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面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建设研究性、技术性、工艺性实验项目。构建宝塔型的认知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创新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四个阶段的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者系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校长信箱 X 关闭窗口

ncyxz@nbufe.edu.cn


致亲爱的来信者: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校长信箱是倾听师生心声、检视工作不足、增进彼此了解的重要渠道,欢迎您把对学校各项工作、制度的意见或建议,对个人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我们,学校会尽力开展调查研究,虚心接受批评,采纳真知灼见,将您对学校的关注和爱意转化为改进各项工作的具体举措。

  祝您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收获成长,拥抱喜悦与幸福!